民间故事女子怀孕后偷偷服药,结果生下带尾

免费视频网站vip账号和密码 http://cgia.cn/news/chuangyi/1592405.html

明朝时期,开封府南边有个地方叫大台县,这里交通发达,南来北往的客商众多,因此商业很是发达,老百姓也生活富裕。

大台县有一家族王家,王家家主名叫王守真,人们都叫他王员外。王家经营着布匹生意,由于做生意非常讲诚信,童叟无欺,因此王家的生意非常好。

王守真以前只是村里的一个放牛娃,家里有两亩薄田和一头牛,母亲生他的时候难产而死,从此便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白天去地里劳作,平时农闲时也去给有钱人家打打短工,王守真便自己出去放牛,直到傍晚才回来,父亲的收入刚好够家里紧巴巴的过日子,王守真父子虽然生活清贫,但也算衣食无忧,平平淡淡。

有一天,王父从地里回来后一直喊着头痛,王守真让父亲躺下,在父亲头上敷了一块热毛巾,但是见王父仍然不见好转,大汗淋漓,非常痛苦,王守真便急忙去请村里的郎中来给父亲看病。

郎中来到王守真家后,放下药箱,开始给父亲把脉,片刻之后,郎中眉头紧皱,转头望向王守真说道:“你父亲这病有些棘手,我暂且先开些草药缓解疼痛,你煎好药后每日给你父亲服用,至于你父亲能不能好转就全看造化了。”

郎中走后,王守真拿着郎中开的方子去抓药,回来煎好后给父亲服用,见父亲疼痛似乎有所减轻,便安慰道:“爹,你没什么大事,想必再吃几天药就好了。”

可是转眼半月过去了,王守真父亲的病情不见丝毫好转,每天只能躺在床上,不能下地,王守真见状非常着急,可是这几天为了给父亲看病家里的积蓄都快花光了,现在也没钱去请更好的大夫了,王守真急得团团转,可是也没有什么办法。

又过了几天,为了抓药,王守真把家里唯一的一头牛和两亩田地也给卖掉了,毕竟父亲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如果能救父亲性命的话,卖掉这些东西也是值得的。可是王守真父亲的病情仍然不见好转,越来越重,几日后还是不幸离去。

王守真伤心欲绝,可是他知道现在还有很多事情等着自己做,便卖掉家里仅剩下的破房子,给父亲草草办了葬礼。父亲下葬后,王守真无家可归,同村的屠夫李老汉见王守真可怜,便劝他去县里谋生,“如今你孤家寡人,无依无靠,为了给你父亲下葬连唯一的房子都卖掉了,你不如去县里找个谋生,我时常去县里卖肉,知道那里比咱们这村子要好太多。正好前几日有一布匹店掌柜在我这买肉的时候跟我提过他要招一个小工,不如你去试一试?”

“那就多谢李伯了,这也是一条不错的出路。”王守真说道。

第二天,李老汉去县城卖肉,便找到了那位布匹店掌柜,掌柜听说了王守真的事后,立刻同意让他第二天便过来,李老汉回去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王守真。

次日,王守真跟着李老汉来到了县城,这是王守真从小第一次来这里,不禁感叹这里的繁华,如果当时能找这里的大夫给父亲看病,想必父亲也不会撒手人寰了。甩了甩心中的念头,二人继续赶路,没一会便来到了布匹店,掌柜给王守真安排了事情便去忙了。

从此以后,王守真在布匹店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工作,很快便得到了掌柜的赏识,给王守真涨了工钱,王守真也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一样,工作更加卖力了。

两年以后,由于布匹店经营不善,很快便倒闭了,掌柜的只好遣散了伙计们,给大家发足了工钱,便一拍两散了。

王守真突然没了工作,一时有些不知该何去何从,很快便想到自己这两年在布匹店积攒了很多经验,也有了一小笔积蓄,不如自己也开一家布匹店。说干就干,王守真选好一处地址后便租了下来,准备妥当后便开门营业。

由于王守真为人真诚实在,头脑也非常灵活,没几年就扩大了规模,王守真这时已经有了十几家布匹店,他也成为大台县的一方富豪。

有一天,王守真正在店中接待生意,突然看到一个衣衫破烂的女子瘫倒在店门口,王守真连忙和伙计把女子扶到店内,让伙计拿了点茶水和点心给女子吃,女子连忙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看样子已经好几天没吃过饱饭了,不一会女子的脸色变得好了起来。

然后这女子告诉王守真,自己名叫沈怜儿,因为老家发生饥荒,父母都被饿死了,所以自己来这里逃命,已经饿了好几天了,刚才实在是没有力气了,就倒在了店门口。

“没想到姑娘你如此可怜,不知接下来有何打算?”王守真问道。

“实不相瞒,小女也不知道将来何去何从,员外您心地善良,能否给我一个差事,只要能吃饱饭就行。”沈怜儿看向王守真。

王守真也不忍心看到沈怜儿受苦,便说道:“正好我府中缺一个丫鬟,不知姑娘可愿意?”

“当然愿意,谢员外救命之恩,莲儿今后定当悉心伺候。”沈怜儿连忙说道。

就这样,沈怜儿到了王员外府中做起了一个丫鬟,为了感谢王员外的救命之恩,沈怜儿不怕苦不怕累,什么脏活累活都干,非常勤快。王守真发现沈怜儿如此贤惠,人也长得美丽动人,自己这么多年也尚未娶妻,便在征求了沈怜儿的同意后决定娶沈怜儿为妻。

安排好了日子后,王守真便准备了起来,由于王守真现在也算家财万贯,所以张罗的特别热闹,成亲当天,王守真邀请了很多左邻右客,院子里张灯结彩,好不热闹,晚上,二人便高高兴兴的入了洞房。

婚后,夫妻二人生活十分和谐,相敬如宾,沈氏负责府内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王守真一心放在生意上,布匹店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只是两年过去了,沈氏还没有怀孕,王守真希望自己能早日抱上儿子,也是非常着急,于是便想着到附近山上的观音庙去拜拜求子观音,沈氏知道后也非常同意,于是二人便打算第二天就去。

第二天一早,王守真便带着沈氏来到了观音庙,庙内一尼姑知道二人来意后便把二人拉到一旁,说道:“施主,我从你二人一进来便看出你们多年没有生子的原因,不知施主可愿意相信贫尼之言。”

“但说无妨。”

“你二人至今无子皆因你们八字不合的原因,命中无子,如果想要一儿半女的话只能重新娶一个生辰八字为此的小妾即可。”说完尼姑递给王守真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一行生辰八字。

王守真向尼姑道谢后便拉着沈氏回家去了。

“夫君,我看今日那尼姑所说的也有道理,为了王家有后,夫君不如再娶一个小妾吧,不用担心我会不高兴。”回到家后,沈氏便和王守真说道。

看到自己的妻子如此通情达理,善解人意,王守真非常感动,说道:“多谢娘子理解,不过你放心,哪怕我娶了小妾之后最喜爱的也是娘子你。”

可是纳妾容易,要是找一个生辰八字完全匹配的女子又谈何容易,于是王守真便找到了这十里八乡颇为有名气的媒婆王婆,向王婆说明来意,并且说明了自己要找一个符合生辰八字的女子。

“虽然找一个生辰八字完全符合的女子犹如大海捞针,不过员外您这事包在我身上了,想我王婆这么多年做媒婆的经验,还是能很快找到符合你要求的女子的。”王婆对王守真说道。

“那便有劳王婆了,等事成后我定当会送上厚礼。”王守真道谢后便高高兴兴的回到府中。

第二天,王婆便来到了王府中找王守真,说道:“员外真是吉人自有天相,我还真找到一个完全符合员外要求的女子,生辰八字一字不差。”

王守真一听十分高兴,立马让王婆坐下,让下人端上茶水,便示意王婆继续说下去。

“这女子名叫刘倩儿,父母早逝,自己一个人生活,人倒是长得落落大方,美丽动人,这十里八乡看上她的人也不少,员外要是觉得可以,我这就去找刘倩儿说媒,想必员外家大业大,刘倩儿肯定会同意这门亲事的。”王婆说道。

王守真听后想了想,觉得非常合适,便托王婆去找刘倩儿求亲,并表示聘礼不会少的,事后也会给王婆一笔感谢费,王婆便高高兴兴的离去了。

次日王婆便告诉了王守真,刘倩儿同意了这门亲事,王守真给了王婆一笔感谢费,便带着聘礼上刘倩儿家去了,二人商量约定几日后便成亲。

成亲之日,王府非常热闹,王守真当晚便和刘倩儿洞房。第二天王守真便给刘倩儿安排了两个丫鬟伺候她,虽然王守真非常喜欢刘倩儿,但也没有冷落了沈氏,一碗水还是端的比较平。

一个月后,刘倩儿突然感觉有些恶心,浑身无力,王守真找来了大夫,大夫给刘倩儿号过脉后,转头说道:“恭喜员外,贺喜员外,夫人有喜了!”

王守真听后非常高兴,连忙抱住刘倩儿,自己王家终于有后了。而后,王守真便嘱咐丫鬟更加细心照顾二夫人,切莫有任何闪失,沈氏听到刘倩儿怀孕的消息也是非常高兴,还给刘倩儿送来了不少的补品,王守真看到两位夫人如此和谐相处,非常庆幸,真是祖上积了德才能娶了两个如此通情达理的夫人。

转眼九个月过去了,算算刘倩儿也到了快生产的日子,王守真早早便请好了稳婆搬到王府,如果要生的话就能立刻接生。

这天,刘倩儿突然肚中疼痛难忍,王守真连忙把稳婆叫过来,稳婆一看便说道:“员外,二夫人这是快要生了,快让下人准备热水和毛巾吧。”

王守真连忙让下人准备,稳婆进入屋里接生,王守真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不停地原地踱步。

突然,王守真似乎听到了刘倩儿惊叫一声,连忙走到门口问道:“夫人这是怎么了,可有什么不适?”

“老爷,我没事,就是第一次生产有些疼痛。”刘倩儿说道,王守真也不疑有他。

又过了一个时辰,突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不一会稳婆便打开门,对王守真说道:“恭喜老爷,二夫人生了位公子。”

王守真非常高兴,便把这好消息告诉了沈氏,沈氏一听也非常为王守真感到高兴。

王守真老来得子,非常喜欢这个儿子,给儿子取名王青松,希望儿子像青松一样坚韧成长,王守真也越来越疼爱刘倩儿。

第二天,王守真又来到了店中,虽然老来得子,但是王守真并没有荒废生意,而是更要努力挣钱养育儿子成长。这时王守真看到了官府贴在墙上的通告,原来前天晚上县里一户卖豆腐的人家刚出生的儿子被人偷了,让有线索的人及时报官,那家人必有重谢,另外那个被偷的婴儿额头有一块圆形胎记。

卖豆腐这家人男的叫李刚,在这县城卖豆腐已经十余年了,妻子怀孕后生下一子,没想到却被人偷走,于是非常着急,便报了官。

王守真看到后立马来到官府,说自己的二夫人前天也产有一子,额头上也正好有块圆形的胎记,希望丢失孩子的家人去验证一下,官府一听连忙带着李刚家人以及当日为李刚家接生的稳婆来到王府,经过李刚夫妻以及稳婆辨认,这正是他们当日丢失的孩子。

刘倩儿见事情败露,只好将实情说出。原来,刘倩儿嫁给王守真之前有一个相好,乃是县里的混混胡老三,胡老三不务正业,整日偷鸡摸狗,用花言巧语才骗得刘倩儿的芳心。

一日,胡老三得知王守真因为一直无子打算去观音庙拜求子观音,便买通了庙上的尼姑,让尼姑对王守真说了那番生辰八字不合的话,尼姑给王守真的生辰八字正是刘倩儿的生辰八字。

胡老三知道王守真事后一定会去找王婆为自己物色合适的女子,便让刘倩儿去找王婆,说自己正想找一夫君,王婆见刘倩儿的生辰正好符合王守真的要求,便把刘倩儿介绍给了王守真。

而刘倩儿嫁给王守真之前已经怀了胡老三的孩子,胡老三想让刘倩儿嫁给王守真,然后把自己的儿子生下来,这样以后王家就会落到自己的手中。

可刘倩儿担心不到十个月便生产,会露出马脚,便让胡老三找了个郎中给自己开了一些延迟生产的药,刘倩儿怀孕期间一直偷偷地吃胡老三给他的药物,没想到生产那天稳婆把孩子接生出来后发现这孩子竟然长得像个怪物,不仅屁股上长着一条尾巴,并且长着三条胳膊和三条腿,五官也非常扭曲,顿时把刘倩儿吓了一跳,所以生产那天王守真才听到刘倩儿喊了一声。

因为稳婆也早就被胡老三买通了,所以稳婆并没有告诉王守真事情的真相,胡老三当晚得知县里卖豆腐的李刚家里也刚生了一子,便到李刚家把孩子给偷了出来,然后带到王家,狸猫换太子,骗王守真说这是刘倩儿生出的孩子。而刘倩儿生出的怪物也被胡老三随便找了个地方给扔了。

事后官府把胡老三、刘倩儿、尼姑以及那稳婆都抓了起来,他们几人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王守真把“儿子”还给了李刚,知道真相后李刚夫妻并没有怪王守真,毕竟王守真也是被蒙在鼓里。

经过和李刚商量,王守真把李刚的儿子认为义子,李刚见王守真人也很善良,便同意了此事,并且给儿子取名叫李青松。王守真对待李青松也视如己出,像对待自己亲儿子一样。

此后,李刚家和王守真一家经常往来,关系非常好。一日,李刚夫妻带着儿子来到王府中做客,王守真和沈氏见到李刚三人前来非常高兴,沈氏连忙抱着李青松玩了起来。李刚把王守真拉到一旁说道:“王大哥,虽然你把小儿当成亲生儿子一样对待,可是毕竟不是自己亲生的。我正好有一小妹,名叫李兰儿,今年18岁,长得也算窈窕淑女,不知王大哥觉得小妹如何,不如我从中做媒,给你二人牵线如何?”

王守真这才想起之前也见过李刚口中的妹妹,确实善解人意,落落大方。

“如若兰儿姑娘不嫌弃,我定当八抬大轿把兰儿姑娘娶回家,这样我们两家就亲上加亲了。”王守真说道。

于是,在经过兰儿姑娘和沈氏同意后,王守真便选了个好日子和兰儿姑娘举行了成亲仪式,一个月后兰儿姑娘便怀孕了,王守真知道后非常高兴。

第二年,兰儿姑娘给王守真生下了一儿一女龙凤胎,王守真感慨道经历了这么多事情自己终于有了自己的孩子,妻子沈氏也非常喜爱这两个孩子,一家人幸福美满,恩恩爱爱。

王守真和李刚家也走得越来越近,不是一家人,却胜似一家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jg/1812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