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古代医师与虎撑的来历与缘由

旧社会时,许多传统而古老的行业为了提高从业者的门槛,设立了许许多多的“规矩”,这些规矩通常只在行业内流传,同一个地区的同行都需要遵守,违反规矩的人则要受到处罚。

如民国年间,湖南的道士法师接了别处的法事,哪怕只是隔了个镇子、三五十里路的距离,去当地搭好法坛后,定要拿出一面锣来,按照某种节奏用力敲响。旁人听来只当是通知大家一起看法事,却不知此举意为通知附近的同行,自己恰好在本地接了活,没有想来抢饭碗的意思,做完法事就会离开。这种情况下,同行一般也会来到法坛打个照面,互相了解一下对方的法脉师承,在斋主和来凑热闹的乡亲们面前恭维对方一番。有些特殊情况,是本地法师先栽了跟头,没能帮斋主解决好问题,也会把其中的紧要细节跟外来的道士法师讲清楚,以助他成功。事后斋主若想做其他的法事,外来的是客,需极力引荐本地的同行来做。如果没有事先敲锣,让附近的法师看到了,便会假装是来凑热闹的邻居,法事期间偷偷捣乱,经常让做法事的主坛法师出丑闹笑话。

旧时的道士法师这样做,一来是保护自己的“生意”,有来有往,有事大家一起做;二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戳穿骗子、会道门的把戏,防止本地人上当受骗。

湖南道士法师们的行规,可以算做有利有弊,可也有些行业规矩的设立,完全是为了欺行霸市。

旧时长沙的当铺掌柜,都是极精明市侩的角色,瞅准了大户人家子弟被家里人看得紧,没有什么零花钱,偷偷拿了家里值钱的东西出来当,便把价钱压得极低。这些纨绔子弟急需将玩意换了现钱去吃喝嫖赌,虽然大多不懂行市,却不愿意贱价卖了,便赌气拿着去别家当铺里问。

没想到问遍了本地的所有当铺,别家当铺里肯出的钱比第一家还低,最后只好在第一家当铺里廉价当掉。其实这里面大有门道,当铺只要瞅准了客人是偷拿家里的东西,又急用钱,先是把价钱压下来,随后就赶紧在这物件上做个很不起眼的记号,如若是贵重的衣服,则会用特殊的叠法装进包袱里,其他的当铺掌柜一看便知,也会配合第一家的掌柜来压价,如果是值钱的首饰、古董,则会用特殊的颜料在物件不显眼的位置做标记。

若是客人答应了便罢,若不答应,拿着东西去别家当铺时,掌柜的看出记号来,便狠狠压价。纨绔子弟们大多不愿张扬自己的丑事,吃了亏也不敢声张,也绝没有回头拿着钱来赎当的事,任凭当铺之间互相“帮忙”促成这种黑心生意,牟取暴利。

有些行业的规矩,却古怪而有趣。

清光绪年间,湖南临湘有一家老药号,掌柜的姓杨,生意做的挺大。没成想,后来闹了辛亥革命,到民国了,本该生活更好,可土匪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了,洞庭湖、湘江、沅江处处是水贼。

民国初年的一个春天,杨掌柜外出采买药材,走的是水路,被水寨里的大王提前踩点绑了票,托人去家里捎信,把杨掌柜随身带着的一块玉佩带回家,索要一万块现大洋。

家里人顾不上悲痛,赶紧凑钱,把药号里值点钱的成药都贱价甩卖了,家里所有的首饰拿去当铺押了,才凑得四千多块,最后只好把家里宅院也转手,搬到乡下去住,总共凑到七千块,托代写书信的先生帮忙写了封求情的信,雇了几个人,将银洋装在马车上送到水贼们指定的地方去。

离指定的地方还有三十里路的时候,家人们便不敢再跟着走了,旧时的规矩,见了水贼土匪真面目的人,绝不留活口。

可这些雇来的劳力也害怕被土匪杀了,等主家不跟着了,往前又走了几里路,看着满车白花花的银洋动了歪心思。几个人一合计,送这钱去赎人未必能活着回来,现在又没有回头路,所谓富贵险中求,竟狠心各自把钱一分,跑了。

水贼们又等了三日,仍不见钱来,以为被杨掌柜的家里人耍了,恼羞成怒,直接撕了票(将杨掌柜杀死),又派人趁夜里去杨掌柜家的药号里放火。旧时没有消防车和高压水龙,着起火来根本没办法,整个药号烧了个干干净净。

杨掌柜的老婆蔡氏听到消息登时犯了心绞痛,也去世了。杨掌柜没有娶小老婆,膝下仅有一儿子,名叫杨元盛,这年二十五岁,将母亲过世的消息托人转告各位亲戚,将家中剩下的一点点钱拿出来办丧事。

所谓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亲戚们都知道他家里遭了灾,竟没有一个来吊唁的,杨元盛一个人在灵堂守了七日,好在天气还没热起来,遗体完好,便冷冷清清地下葬了。

忙完了母亲的丧事,杨元盛想着再去药号里看看有没有什么保存下来的东西还能用的。

等杨元盛到了药号,发现这里早已是一片废墟,但杨元盛还不死心,在废墟里到处翻,把未烧完的房梁费了好大劲抬开,发现地上有个暗格子。

原来这暗格子本是块木板盖在上面,失了火木板被烧得差不多了,地下的暗格子才露出来,附近来捡漏的叫花子们断不肯空费力气去抬房梁,只捡了些没烧毁的瓶瓶罐罐,这才保留了下来。

暗格子的木板下面是一块青石板,青石板下面是个油布包袱,沉甸甸的,杨元盛将包袱提出来,一口气走回乡下的家里才打开。

包袱里装着个大漆药箱,打开药箱,里面是个奇怪的铜环,别无他物。

看到这大漆药箱,杨元盛回忆起了许多事。

中国使用大漆有至少几千年的历史,这种漆弥足珍贵,产自漆树皮内采割的乳液,平均每一斤漆要在一千多棵漆树上采来,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说法,可见这药箱是个珍贵物件,杨元盛知道,眼前的大漆药箱来自一位老郎中。

杨元盛幼时有过一段时间,大街小巷兵荒马乱的,听街坊说,官军围剿了一个顶厉害的苗族土司,把土司杀死了,手下人还不肯投降,有一股溃兵一路往北逃,官兵们在土司的老窝没找到什么金银钱财,以为是这股子溃兵带走了。旧社会时的官兵对钱财甚是看重,打仗时强抢百姓是家常便饭,更何况这次师出有名?便一直跟着追到这里,听说这土司的叔叔也跟着溃兵一起逃来了,官兵猜测他身上必然有许多大秘密,只是溃兵到了临湘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他的下落,。

一天半夜,杨元盛晚上起床撒尿,听到门外有响动,大着胆子开了门,只见一个满身是血污的老人躺在门口,身上还背着个药箱。杨元盛赶紧把老人搀扶进家里,接着便去叫醒父亲。

杨元盛的父亲开药号,平时也有些济世救人的胸怀,虽然能看出老人身世不简单,却二话不说就吩咐家人煎药,把老人安排在了后院居住,一日三餐做好了便让杨元盛端到后院去送给老人吃,对他的身世一个字也不提。

老人休养了几天,身体恢复了些,把杨元盛一家人叫到里屋,感谢杨元盛一家人对他的救命之恩,接着吐露了真实身份,果然这老人就是土司的叔叔。

老人说起,自己的侄子土司是个清廉的人,平日里从不去搜刮治下百姓,所以也没什么钱财,可官兵哪里肯信?把土司捉住以后用刑拷打了三天三夜,土司浑身血肉模糊、痛苦不堪,可实在拿不出钱来,最后被官兵们活活烧死了。手下的人见这惨状,登时起了反抗之心,残部们一边抵抗一边逃跑,却更让官兵们相信这些残部手里有什么宝藏的大秘密,两眼都红了,穷追不舍。

杨元盛清楚记得,这位老人只住了不到两个月,官兵却来家里、店里查了数次,颇费了些钱财贿赂、躲躲藏藏才蒙混过去,老人实在怕连累了恩人一家,一天夜里在桌上留了封信,连着这个药箱放在房里,独自离开了。

剩余66%未读立即解锁专栏,阅读全文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jg/189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