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欧洲河流修复经验,推动国内黑臭水体的

借鉴欧洲河流修复经验,推动国内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

欧洲河流修复简介

河流修复是通过综合采用生态、物理、空间管理等手段,提高河流的生物多样性,使河流具备休闲、防洪和景观等多项功能。河流修复并非是使河流恢复到受人类活动影响前的原始状态,而是将其修复至对社会和环境有积极影响的状态。河流的环境、社会和经济价值表现在3个方面:①改善景观和生态多样性,提供休闲场所,对周边居民和动物的健康有积极影响;②改善气候,降低洪水危害;③提高饮用水水源、灌溉用水质量。近年来,我国在进行大量的黑臭水体修复工作。通过总结欧洲河流修复经验,对我国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政策依据

人类活动在削减河流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对防洪、排水、废弃物管理和公共空间的质量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欧洲河流的修复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河流修复内容仅将其恢复到初始状态而不涉及生态修复。欧盟颁布了一系列相关规定,要求欧盟成员国采取特定措施进行河流修复,以降低洪水的危害及增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水框架指令》(WatrFramworkDirctiv)、《防洪指令》(FloodsDirctiv)(年)和《栖息地指令》(HabitatsDirctiv)是欧盟境内推动河流修复的主要政策依据。《水框架指令》旨在修复欧盟境内的河流、湖泊、小型水体和湿地。《防洪指令》要求欧盟境内成员国评估所有河道和海岸线上发生洪水的风险。《栖息地指令》则支持在欧盟境内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以获得具备生物多样性的自然环境。其中,年颁布的《水框架指令》包含了明确的实施进度。该指令要求所有水体生态环境质量在年前达到良好水平,相关工作以6年为1个周期循环开展,例如,~年为第一个周期,~年为第二个周期。目前,大部分欧盟国家正按照《水框架指令》实施进度表的要求执行,并已进入到流域管理的第二个阶段。

《水框架指令》实施进度

修复准则

通过借鉴时间跨度长达27年的《水框架指令》内容,我国在年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计划》,推动了国内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从已有文献资料看,国内将黑臭水体修复工作视为一项短期工程项目。相关机构人员提出了“外源减排、内源清淤、水质净化、清水补给、生态恢复”的技术路线,并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进行落实。欧洲部分河流流经多个欧盟成员国,因此在修复过程中需要多个国家协作完成。经过长期实践,各成员国均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并提炼出了以下8项修复准则。

01

识别掌握利用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

通过识别河道中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自然净化过程,有利于掌握导致河流生态功能退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修复河流最为有效的手段。同时,河流修复应充分利用该净化能力。生态修复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均得到快速发展的一种河道水体修复技术。

02

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河流修复应与当地的城市、工业发展、防洪和供水等方面有机地融合。同时,在人类需求和自然环境供给、河流修复与水资源管理方面做到有机的统一。国内有学者提出,河流修复应当与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设相结合。

03

合理控制修复范围

河道生态环境受众多因素的影响,若河流修复范围过小,那么影响河道生态质量的主要因素可能因未被涉及而导致河流修复的失败。

04

设置清晰、可实现和可量化的目标

目标应在各方面反映河流修复的效果,若有可能,还应考虑社会、经济等方面因素。然而完全逆转数十年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设置短期目标以体现河流修复的效果。

05

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

河流修复需要







































北京中科医院怎么样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多少钱啊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rl/1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