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气治污之前是搞卫生,以后要啃

驱霾记3新闻动态

NEWS

编者按

五年前,中国为驱散笼罩头顶的雾霾立了一份军令状:

到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即PM10)浓度

比年下降10%以上,

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即PM2.5)浓度

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

60微克/立方米左右(俗称“京60”)。

这就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设定的目标,

这份计划提出十条措施力促空气质量改善,史称“大气十条”。

如今,年已经收官,

虽然详细数据公布尚待时日,

但此前的数据标示着“大气十条”设立的目标已经完成,

而且是超额完成。

年12月初,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在一次论坛上表示,

当年1月到11月,

全国个地级以上城市PM10的浓度比年同期下降了20.4%,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的浓度比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8.2%、31.7%、25.6%,下降幅度均大幅高于考核标准。

至于“不可能完成的‘京60’”,目标同样实现。

北京市环保局称,

年1到11月,

北京全市PM2.5累计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

较年同期下降35.6%。

从人们常常戏谑的“共和国之灰”,

到“朋友圈被蓝天刷屏渐成常态”,

这五年来的“翻天”之变令人慨而慷。

站在年的伊始,

回望五年来通向蓝天之路,

无论是策马加鞭,还是波折抱怨,

都值得细细琢磨,

以便在未来的蓝天保卫战中能打出更漂亮的一仗。

值得提醒的是,

PM2.5的国标是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

路长且阻,仍需努力。

新闻动态

NEWS

年11月的清晨,河北邯郸市民老刘拉开了自家的窗帘,一缕冬阳打了进来。“终于能看见蓝天了。”老刘的这句感叹也是澎湃新闻在河北走访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

数据印证着人们的感官认识:

年12月28日,河北省环保厅厅长高建民表示,当年1月1日到12月27日,河北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64微克每立方米,比年同期下降41%,超出“大气十条”要求河北省年比年下降25%的目标16个百分点。

长期以来,因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河北总是被推到舆论的聚光灯下。时至今日,老刘还清楚地记得年邯郸的冬天,浓密的雾霾带来的强烈压抑感,“感觉洒一把水,地上能积一滩水泥。”

如今,河北终于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只是这场考试还在继续。

河北省环保厅宣教中心主任潘井泉对澎湃新闻表示,“‘大气十条’五年指标河北都已经完成了,不论是PM2.5的指标还是减排的指标,都已经提前完成任务了,现在的问题是朝着治理的效果更好、更深入去努力。”

对此,河北省环保厅大气处相关负责人对澎湃新闻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现在打扫卫生的工作都做完了,之后要啃硬骨头。”

对于“大气十条”第一阶段收官之后河北环境治理路在何方的问题,多位当地官方人士和专家学者,均把目光对准了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偏化石燃料的能源结构和偏公路运输的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上。

PM2.5从现有成果再往下降难度更大

河北省环保厅相关负责谈起了十九大期间的一次记者会上,环保系统5位党代表接受媒体集体采访的情景。

“两个环保厅长,一个福建省一个河北省的,果不其然,集体采访基本所有话题都抛向了我们河北,后来记者们自己都笑了。”这位负责人感叹,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十位的城市中,河北长期有5到8座城市上榜,河北多年负重治霾既引发众多







































头部白癜风擦什么药
白颠病的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sc/16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