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箱物资,18小时到位看这家附属

2月10日晚,医院驰援武汉的名医疗队员抵达住处。他们要做医院连夜准备的三大卡车物资。

医疗队员吴元凯直呼:搬运如山的货物很累,但感觉“十分幸福”。

物资充足的幸福感,来得很快!多箱物资,18小时就到位。然而,作为广医院之一,一头守土广州,一头支援武汉,他们要如何做好“双线作战”呢?

元宵夜接到通知

2月8日是正月十五,晚上7点11分,医院院长戎利民发出通知: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助组的紧急通知,医院需马上组建一支医疗队驰援武汉,明日出发。

医院分管领导第一时间通知相关部门待命,准备连夜为医疗队筹备物资。7点53分,上级有关文件正式下达,医院要连夜组建一支人的医疗队援助武汉,次日出发。

人数多、时间紧,药剂科、设备科、物资供应科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收到电医院。这些部门虽已经多次参与各种紧急医疗援助任务,但大家仍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箱防护用品、13箱医疗设备

此次医疗队接管的是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光谷院区的一个重症病区。对于医疗队员而言,医疗防护用品是最紧缺、最珍贵的,副院长吴斌要求设备科马上行动,优先把最好的物资给医疗队带上。

医院是我校唯医院,广州武汉双线作战,医疗物资库存一直都在变化。设备医院后的第一件事,是和工作人员对院内库存医用物资进行再次统计清点。

预留了广州两个院区的一些必备防护物资后,设备科工作人员迅速整理出套防护服、个护目镜,以及防护面罩、医用口罩、手套等一大批医疗物资。“非常时期,社会各界都十分热心,而且采购渠道也是畅通的,我们后续也会迅速补充。”王晓东说。

除了防护用品,此去前线,医疗队还需要携带心电监护仪、呼吸机、ECMO(体外心肺支持系统)等许多医疗设备。采购是来不及的,设备科开始向各相关临床科室紧急调拨。听说支援前线,临床科室纷纷响应,心胸外科第一时间拿出了自己的看家设备ECMO,“心胸外科的同事们十分细致,用保留的原装箱子装好后送给我们。”设备科副科长柯晓晖说。

第二天一早,医疗物资基本已经准备完毕。

箱药品

接到通知,药剂科主任黄际薇、副主任李艳芳赶紧联系各临床科室,征集、统计药品需求,快速列出药品清单并召集人员。

药剂科5位医院,5人按清单分类前往药库领药、搬运、按储藏条件及剂型分类打包。4个小时后,冷藏药品6箱、降压药、眼药水、喷鼻剂、中药方剂等常温药品34箱已经筹备完毕。

为了给医疗队员提供最充分的保护,必须给他们带足消毒用品。但库房现有库存不足,制剂室副主任药师庄华玲赶紧联系供应商紧急配送,凌晨两点半,74箱消毒药品到货。

此次出征,医院特别为医疗队员派出了精神心理科专家,以应对高强度工作压力下队员们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药剂科为医疗队准备了充足的安眠药与抗抑郁药物。

凌晨三点,箱医用药品类物资分类贴好了标签,紧急准备完毕。

箱非医疗物资

非医疗物品的准备工作最为繁杂。

医疗队人数众多,前线到底需要哪些东西?收到通知,院长助理杨敏敏赶紧医院医疗队员征求意见,医院“取经”。

此前一天,医院、医院各已派出人的医疗队驰援武汉:“他们应该已经有一个相对成形的清单了。”很快,医院发来物资清单,结合前方实际情况,杨敏敏和物资供应科科长何绮华等人很快整理出物资清单。这份清单中大到干衣机、保暖衣物,小到纸尿裤、热水袋、回形针、指甲剪,十分详尽。

然而,准备清单仅是个开头。库存中除了社会爱心捐赠的食物外,其余所有非医疗物资均需要紧急采购。

物资供应科全体出动,分头联络多个供应商。“很多物资都是大家凑起来的。”何绮华说。凌晨三点,所有的物品才最终确定能够在第二天早上九点前到货。

“其中最困难的是衣服的筹备,”杨敏敏回忆,“从当晚8点发布自愿报名通知,到晚上10点截止时,已经有多名医护人员报名。医院领导小组马上召开会议讨论医疗队成员名单,确定名单时已是深夜12点半。”确认医疗队名单后,院长办公室的同事连夜逐个通知,并记录每位队员的衣服鞋子尺码,汇总完成时已是凌晨两点。

杨敏敏通过户外运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sc/7631.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冀ICP备20001171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