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男人被驴踢伤,老婆要宰了它吃肉,
隋朝末年,小山村里有一个姓廖的汉子,因为长得五大三粗,孔武有力,酷似天兵天将下凡,人们戏称他为廖天将。廖天将娶妻刘氏,育有一双儿女,一家人过着宁静的生活。
这一天,廖天将去探望舅舅,舅舅高兴地说:“你来得正好,隔壁老高家里正要杀驴,等会割一块驴肉回来,我俩好好地喝几杯。”
听说隔壁准备杀驴,廖天将兴冲冲地跑去观看,不由得傻了眼,只见院子里拴着一头幼驴,估摸着也就一岁左右。老高正在烧开水,看见廖天将来了,乐呵呵地打起了招呼。
廖天将问道:“老高叔,听说你家要杀驴,难道就是这头幼驴?”老高说:“正是,等水烧开了,我就杀了它。”廖天将惊讶地说:“它这么小,能有几斤肉?杀了可惜。”
老高叹息一声,说道:“唉,我也没有办法,今年是个灾年,粮食严重减产,人都吃不饱饭,哪里养得起牲口?杀了好歹能吃几顿肉,养着早晚会饿死。”
廖天将心里清楚,老高说的是实情。今年干旱,好多人家几乎没有收到粮食,家家都在吃糠咽菜,确实养不起这种幼年牲口。就算卖,也未必有人肯买。他叹息一声,转身准备离开,幼驴忽然抬头冲他叫了一声。廖天将心里一哆嗦,感觉到幼驴似乎在向他求救。
走了几步,廖天将终究还是于心不忍,转身回来,对老高说:“我说老高叔啊,这头驴太小了,我实在不忍心看着它被杀死。这样吧,你给个价,我把它买了。”
老高笑逐颜开,说道:“如此甚好,说实话,我也不忍心杀了它,你要是肯买,我就半卖半送。只要你善待它就行了。”最终,廖天将半价买了这头幼驴。他也不在舅舅家里吃饭了,牵着这头幼驴回家去了。
到了家里,刘氏得知详情,埋怨他不该买驴,如今不比从前了,处处都要算计着用钱,哪里有钱买驴?廖天将陪着笑脸说:“家里不是积攒了十几贯钱吗?先拿一贯钱出来用着。”刘氏把廖天讲好一阵数落,最终拿出钱来交给廖天将,嘀咕道:“要是喂不下去了,你要把驴送还给老高。”
吃了中饭后,廖天将拿着钱送到了老高家里,顺带到集市上买回一些豆料,给驴补一补身子。
还好第二年是个丰收年,廖家的经济状况得以好转,不再愁吃少穿了,小毛驴得以在廖家定居下来。
驴子长大后,是一头倔驴,除了廖天将,谁也使唤不了它,逼急了,甩起蹄子乱踢。不过,只要是廖天将使唤它,它就卯足了劲干,似乎不会累。反倒是廖天将过意不去,干一阵就停下来,生怕累坏了它。他笑着对刘氏说:“驴子虽然倔,却懂得感恩,是一头好驴。”
刘氏笑着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你让它活了下来,它当然心存感激,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刘氏嘴上这么说,心里却高看了驴子一眼,从此后,夜里都会给它加好料。
一转眼,五六年过去,世道不好了起来,到处都爆发了战乱,兴起了许多义军,攻占城镇,洗劫乡村,渐渐地蔓延到了这里,人们都紧张了起来。
这一天,廖天将赶着驴子拉磨,驴子冷不丁地踢了他一脚。他的小腿传来钻心般的疼痛,站立不起。刘氏听见喊声,跑过来扶着他来到堂屋里坐下,掀起裤子一看,小腿已经肿了起来。
刘氏赶紧央求邻居大哥去后山道观里请老道长来,给廖天将治伤。老道长检查了一下,说道:“小腿骨折了,我得给你正骨接骨,你可能需要卧床两三个月,不能下地干活了。”说罢,打开药箱,开始给廖天将疗伤。
刘氏听了这话,痛恨起驴子来,喊来左邻右舍,准备杀驴。老道长听到动静,出来询问,刘氏说:“驴子无端伤了我的丈夫,留着何用?不杀不足以解恨。”
老道长说:“任何事都要一分为二地去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刘氏恨声说:“它下脚那么狠,一下子踢断了腿骨,难道说这是好事吗?”老道长说:“且慢,待我算上一卦,看一看吉凶。”
说罢,老道长从袖子里拿出三枚骨牌,开始算卦。过了一会儿,他脸现惊喜,说道:“这头驴杀不得,它是你家福星。”刘氏惊讶地说:“此事从何说起?还请老道长说个端详。”老道长笑着说:“天机不可泄露,以后自然见分晓。”刘氏这才止了杀驴的念头。
过了几天,北方的义军打了过来,地方上的局势紧张起来,官府开始征兵,身强力壮者都要去服兵役。这一天,一位将军带着里正,拿着花名册,挨家挨户地征兵。轮到廖天将时,将军拍着他的肩头,惋惜地说:“这么好的身板,不当兵打仗可惜了。等到下一次征兵,你再去吧。”
村子里的青壮年,都被强征入伍,只有廖天将因为小腿骨折才得以幸免,因祸得福,刘氏这才相信老道长的话。
过了一个多月,官军败走,义军攻占了县城,他们开始补充兵员,到乡村里强拉壮丁。廖天将的村子里,除了妇女儿童,以及六十高龄的老者,基本上都被强行拉走了。廖天将也被强行拉走了,过了几天,小腿伤口发炎,行走不便,又将他放了回来。
廖天将回家后,去找老道长治伤,才发现道观空无一人,道士们都避祸去了。
几年后,战争停息,大唐建立,村子里逐渐传来噩耗,那些被强征入伍的男人,都战死在了外面,那些被义军拉走的,也没有一个活着回来。只有廖天将躲过了战乱,活了下来。
他的小腿早就完好如初,这才知道驴子用心良苦,表面上是伤了他,其实是在救他的命。最感恩的是刘氏,左邻右舍的女子都在守寡,艰难地拉扯着儿女成人,只有她家里还有一个强壮的男人。
这以后,刘氏不准使唤驴子,将它好生白养着,从来没有亏待过它。后来,驴子病死了,廖天将把它葬在屋后,每到清明节,都会去祭奠一番,也算是一种感恩吧。
这正是,农夫好心养幼驴,驴子报恩救主人。要是廖天将当初没有一念之仁,买下幼驴养着,也就没有后来的故事,他也恐怕逃脱不了死于战乱的命运。本故事采用了荒诞的笔法,在于借事喻理,劝人为善,与封建迷信无关。
欢迎大家长按点赞三秒一圈三连,你的支持,就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源泉!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zl/1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