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
王杰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疗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研究。
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医院学会病毒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
发表中英文文章60余篇,多篇SCI论文。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6项。
点击链接查看《王杰教授:打了乙肝疫苗,怎么还会得乙肝?什么情况下需打加强针?》
慢性肝炎患者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
目前抗病毒治疗是慢性肝炎患者的关键治疗和最有效治疗,可抑制病毒复制,促进肝脏病变恢复,减少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可降低HCC发生和死亡或肝移植风险。
据国家疾控中心的调查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万至万例。“存量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较低。且有相关统计,我国肝硬化和肝癌患者中,由HBV所致者分别为77%和84%。
为什么对于慢性肝炎患者需要尽早启动规范的抗病毒治疗,以控制病情进展呢?详细可观看杨慧教授讲解。
杨慧
个人简介
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肝病中心访问学者。
担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病毒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医院学会病毒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表SCI收录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论文3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点击链接查看《杨慧:为什么要扩大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哪些患者可以从中获益?》
戒酒或减少饮酒
酒中的乙醇转化为乙醛,经过肝脏代谢转化为无毒的乙酸排出体外。过量的酒精会加重肝脏代谢负担,增加肝癌风险,饮酒越多,肝癌风险越大。有研究发现,规律饮用啤酒,每天饮3杯,可以成为肝癌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每天每增加10g酒精,肝癌风险增加4%。
特别对于乙肝患者来说,乙肝和酒精都是肝癌的重要诱因。这两个因素一叠加,会加速肝脏变性和坏死。乙肝患者的肝脏本就受损,如果再饮酒,酒精对于肝脏形成二次伤害,使肝细胞发生变性和坏死。
张玉果教授建议,乙肝患者是没有安全饮酒量的,最好完全戒酒。
张玉果
个人简介
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病理科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肝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临床肝胆病杂志审稿专家,并多次获优秀审稿专家称号。
点击链接查看《张玉果:吸烟及二手烟对乙肝患者产生怎样的危害?乙肝患者饮酒有安全剂量吗?》
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
油腻食物往往脂肪含量较高,尤其是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饱和脂肪酸可以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抵抗风险,增加脂肪肝患病风险,而脂肪肝不仅会造成代谢综合征,还会增加患肝硬化、肝癌的几率。
杨辉教授指出,对于已经出现脂肪肝的人群来说,通过科学的减肥方式,可减轻脂肪肝,甚至让脂肪肝消失的。
杨辉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广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终末期肝病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副主委、广东省医师协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广州市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擅长慢性肝病、胃肠疑难疾病的诊疗及内镜微创治疗,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多项,国际重要专业杂志发表论著数十余篇,参编论著及本科教材6部;获得过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和广东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等奖项。
点击链接查看《杨辉:体重超标的脂肪肝患者,减肥可以让脂肪肝消失吗?如何做到科学饮食?》
避免发霉食物的摄入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其衍生物有约20种,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中,黄曲霉毒素在1类致癌物清单中。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剧毒的致肝癌物质,其中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细胞错误地修复DNA,导致严重的DNA诱变,还可抑制DNA和RNA的合成,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从我国肝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发现,某些地区人群膳食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水平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黄曲霉毒素主要见于发霉的花生、玉米等粮食作物,在花生油、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可常见。而且黄曲霉毒素耐热,℃才可裂解,一般烹调加工温度下难以破坏。所以,购买合格食品、不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是避免黄曲霉毒素的最好方式。
来源:肝胆相照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zn/16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