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省心从脚踩老坛酸菜到脚踩酸豆角,吃薯
土豆根茎
对比一下,好吧,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吧。毕竟厂家迅速赔付,一包薯片换了元,消费者秉承着多年多薯片的爱,只能当作没看到。
今年的""好像比起往年格外热闹。不知道是赶上疫情期间大家有时间盯着出事的厂家不断深挖让事件发酵,还是近几年的食品安全问题愈演愈烈。
老坛酸菜事件
如果不是""曝光披露,我们一直以为老坛酸菜真的是有老坛的,螺蛳粉的酸豆角也一如李子柒演绎得那般自然而美好。当这些“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摆在眼前,瞬间觉得这个世界真的是满满的恶意。多少网友疫情期间囤了一箱一箱的老坛酸菜和螺蛳粉。这回美味都变成食不知味,难以下咽。好似吃了一半的苍蝇,咽不进去,又吐不出来。
螺蛳粉里的酸豆角
酸豆角事件出来后,随之螺蛳粉各大品牌辟谣也迅速跟上。柳州螺蛳粉协会、螺霸王、柳江人家、螺状元等知名品牌都发表了辟谣声明。身为螺蛳粉忠实粉丝,特别愿意相信大厂家应该不会干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事情。
据说为保证螺蛳粉企业的生产质量,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近年持续开展对螺蛳粉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专项整治行动,柳州螺蛳粉产品的市场抽检合格率从年的76.4%提升至年的97.55%。在此呼吁网友停止对不实信息的传播。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但是值得深究的问题是,那么这些酸豆角到底去往何处了呢?细思极恐!
谁也不敢保证刚逃过了螺蛳粉里的酸豆角包,又在哪个酸豆角食材的食品上塌房翻车。于是在一众吃瓜群众吃着薯片刷着新闻时,这不,薯片又长毛了。
病从口入,食品安全无小事。
防不胜防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消费者能做的大概只有严加防范。平时采购食品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包装信息:
注意食品包装有无生产厂家、生产日期,是否过保质期,食品原料、营养成分是否标明,有无QS标识,不能购买没有这类信息的“三无”产品,也不要图便宜买一些觉得“物美价廉”的食物。
看外观、闻气味:
不能食用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混有异物的食物,失去食物原本的外观形状和气味的,一定要注意仔细分别,闻到腐败气味,千万不要舍不得扔掉,必须重视。尤其是坚果,五香的炭烧的已经掩盖了原本的坚果香气,而坚果这种油脂大的食物放置时间过长很容易出现黄曲霉菌,而这是致癌率最高的物质。
颜色太过亮丽不要吃:
对于市面上颜色太过于亮丽的食品一定要留个心眼,像现在市面上的草莓,出现又大又红、光泽油亮的,得考虑一下是不是有添加色素的问题。每次去超市看到的猕猴桃干,绿得太鲜艳,直觉让人就不敢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保质期过长的少吃:
尽量少吃保质期过长的食品,3℃贮藏的包装熟肉禽类产品采用巴氏杀菌的,保质期一般为7-30天。同类产品同样的储存方法,保质期特别长的那个很难不让人怀疑里面得加了多少防腐剂。
反自然生长的不要吃:
就是反自然生长季节的食物,加入过多的催熟剂、甜蜜素等,如果食用过多可能对身体产生影响。现在蔬果栽培的技术提高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任何想要的蔬果,但是老人都说,还是吃应季的蔬菜水果,便宜味道正,也不必担心加了什么化学药剂。
图片来源于网络,芒果被催熟全过程
某些散装的食物少吃:
散装是指有些集贸市场的散装豆制品、熟食、酱菜等,可能来源于地下加工厂,或者卫生情况不好的地方。
浸泡法清洗干净果蔬:
一般先用水冲洗掉表面污物,否则等于将果蔬浸泡在稀释的农药里。然后用清水浸泡,浸泡不少于10分钟,果蔬清洗剂可增加农药的溶出,所以浸泡时可以加入少量果蔬清洗剂,浸泡后要用流水冲洗2-3遍。
如果你吃薯片吃出一撮毛发,你会怎么做呢?欢迎留言讨论!
本文由一丹说育儿编辑原创,交流分享经验。欢迎留言评论,收藏与转发,你的每一条点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有更精彩的观点讨论,欢迎大家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duoyuanshui.com/yxrl/16243.html